2021年8月16日,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申报的法律养老法律服务研究获得了北京市法学会的批准,成为了北京市法学会2021年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法律服务项目之一,荣获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

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占比为18.7%,65岁及以上人口1.91亿人,占比13.5%,我国老年人口全世界最多,发展速度最快,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服务老年人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服务应是法学组织的重点研究对象。而我国由家庭养老转变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康养结合、赡养、遗产管理等等都是法律行为或受法律引导和约束的服务,法治社会的社会养老实质上就是权利保障的法律养老。

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已经连续三年完成“老年人防骗维权攻略系列宣讲项目”,发现防骗的根本在于法律养老。法律养老的目的是维护老年人的人身权与财产权,专业律师可以担任意定监护人或意定监护监督人、担任生活照料服务的监督人、担任遗嘱信托受托人或者担任遗嘱信托监察人、担任信托监察人、提供生前预嘱法律服务、担任遗嘱执行人、担任遗产管理人、提供精神慰藉和法律咨询服务、担任持续性代理人、担任财产管理人、担任生前契约执行人或担任生前契约执行监督人等等,法律养老主要确保来自家庭以外的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救治等服务规范进行,确保老年人各项权益得到维护。通过项目的开展,一方面向老年群体宣传法律服务的专业项目和功能,一方面培训律师如何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密切养老和法律服务的联系。

近20年来,日本老年人由律师为其提供监护服务的占比从个位数快速提高到80%多,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持续性代理也有类似的快速发展。而我国助孝信托法律服务还基本处于开发起步状态,而且律师服务专业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爆发“以房养老”系列诈骗案件的症结就是缺少对法律养老的认识。

法律服务与养老的有机结合并使专业服务家喻户晓,造福亿万家庭,品牌性、专业性和普惠性是本项目的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