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职场女性专属权益,你晓得几
1.公平就业 同工同酬《妇女权益保证法》第23条第一款规则,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合适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回绝录用妇女或者进步对妇女的录用规范。
《就业促进法》第27条规则,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性别为由回绝录用妇女或者进步对妇女的录用规范。
2.专属休息室很贴心依据《女职工劳动维护特别规则》,女职工比拟多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女职工的需求,树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备,妥善处理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艰难。
关于商场、超市等需求长期站立工作的促销员、售货员等岗位的女职工,单位要在其工作场所设立工间休息座位。
3.“特殊时期” 照顾多目前,至少19个省份施行了“痛经假”,允许女职工在特殊时期休息1天或2天,但各地规则并不分歧,有的规则只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即可,有的则限定了工种,只允许“第三级膂力劳动强度”、“从事持久站立、行走劳动”等工种的女职工休“痛经假”。
4.“补贴”每月多一份
目前,许多省、市地域都明白了女职工每月可领取一定卫生用品补助费。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这笔“补贴”也水涨船高。
如河北从2015年11月1日起,女职工卫生费每人每月4至6元或相应的卫生用品调整进步为每人每月30元或相应的卫生用品。
黑龙江从2009年3月1日起,女职工卫生用品补助费由每人每月10元进步到每人每月20元。
山西则明白用人单位需为女职工发放每人每月不低于30元的卫生费,一年至少一次妇科检查、“两癌”专项检查、2%的一次性营养补助、职业安康检查。
5.“人生大事”不折腾女职工们如何在工作之余不用为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烦神?放心,这些法律保证你在阅历“人生大事”时不折腾。
《妇女权益保证法》第23条第二款规则,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署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效劳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效劳协议中不得规则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就业促进法》第27条第三款规则,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则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即便劳动合同中有相似商定,亦属无效。
6.产假增加 另一半可休陪产假《女职工劳动维护特别规则》中明白,女职工生育享用98天产假,其中产前能够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用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用42天产假。
近期,各地也对产假的规范停止了调整,不少地域也特地为女职工的另一半设立了陪产假。
7.“三期”内备受维护“三期”指女职工的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我国有多项法律法规保证女职工在“三期”内权益不受损害。
①岗位、工资有保证
《妇女权益保证法》第26条规则,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解雇女职工或者双方解除劳动合同。
②夜班、加班尽量少
《女职工劳动维护特别规则》中明白规则,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布置夜班劳动,并应在劳动时间内布置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7个月内的,能够布置,但倡议用人单位尽量不要布置。另外,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布置夜班劳动。
③劳务派遣用工不得退回
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则》的规则,被派遣劳动者处于“三期”内的,在派遣期限届满前,用工单位不得因经济性裁员、客观状况发作严重变化将三期女员工退回劳务派遣单位;派遣期限届满的,应当持续至相应情形消逝时方可退回。
④劳动强度可减轻
依据《女职工劳动维护特别规则》,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顺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布置其他可以顺应的劳动。
8.更年期关心不能少除了孕期、产期、哺乳期之外,《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则》把更年期保健归入其中。它请求用人单位要宣传更年期生理卫生学问,使进入更年期的女职工得到社会普遍的关心。
为了保证更年期女职工身心安康,《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则》还请求用人单位对她们每1至2年停止一次妇科疾病的查治。同时,经县(区)以上(含县、区)的医疗或妇幼保健机构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的,经治疗效果仍不显著,且不顺应原工作的,应暂时布置适合的工作。
9.预防女职工被骚扰 单位应尽责《女职工劳动维护特别规则》第11条明白,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遏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
用人单位、公共场所运营管理单位应当依据状况采取措施,预防和遏止对妇女的性骚扰。受性骚扰的女职工,可向自己所在单位指导或工会、行为人所在单位、本市各级妇女结合会和有关机关投诉,也能够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0.繁重膂力劳动可回绝依据《女职工劳动维护特别规则》,女职工有权回绝从事矿山井下作业等繁重膂力劳动:
(一)矿山井下作业;
(二)膂力劳动强度分级规范中规则的第四级膂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三)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越20公斤的作业,或者连续负重、每次负重超越25公斤的作业。
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也有权回绝从事有毒物质浓度超越国度职业卫生规范的作业等。
本文由北京免费律师提供转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