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网约车CEO孙枢通报了一个数据,仅2020年一年,滴滴乘客未支付的车费总额就达到了2.79亿元。坐网约车不给钱,会有哪些法律风险呢?

用过滴滴打车的都知道,滴滴并不要求乘客在下车之前就把车费给付了,根据乘客习惯的不同,主要有3种付费的情况。

第一种,设置了免密支付,行程结束之后自动扣款;第二种,乘客会先确认车费金额,在车里付了钱再下车;第三种就是下车之后空了再付钱。

大部分都属于第三种,当然网约车司机们最害怕的也是第三种。对于这部分没有及时付钱的乘客,滴滴会通过APP发消息、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提醒,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都会在收到提醒或者自己突然想起来之后主动去支付,或者下次打车时发现有一笔未支付订单先付钱再打车。但是却总有一小部分人故意不支付车费,也就是俗称的“逃单”、坐“霸王车”,那这个单真的能逃掉吗?

按照滴滴平台的机制,上一笔订单未支付是打不了车的,一般人也不会为了逃那点车费就不用滴滴打车了。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是专门钻空子的人。如果你试图深究人性,那注定会失望。

不过,有律师表示,在网约车平台逃单,其实风险可能更大!乘客在网约车平台打车,和网约车司机之间形成的是服务合同,司机按照约定把乘客平安送到指定目的地,乘客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乘客不支付车费,就属于违法行为,司机有权要求乘客支付相应的费用,由于网约车平台对相关信息有详细的记录,司机通过法律手段追责更加容易。

如果司机通过诉讼方式维权,法院判决生效后,司机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乘客若拒不履行或者故意逃避履行,司机可以申请法院将乘客纳入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乘客将无法乘坐飞机、高铁等,而且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愿意相信,绝大部分没有支付车费的乘客都不是恶意的,但现实的确存在故意不支付车费,甚至把逃单做成生意的人,有一些二手平台商家借用或盗用他人滴滴账号信息,以虚假投诉的方式获得滴滴优惠券并以此谋利,还有的通过盗用他人的账号信息收取费用后为其他人提供待叫车服务,最终把打车费转嫁给司机或平台,这已然成为一条新型黑色产业链。

坐滴滴不付钱有什么法律风险?真追究起来,一个都别想跑!-通州律师事务所,通州离婚律师,通州债务纠纷,通州刑事律师,通州遗产继承,通州拆迁补偿律师,通州劳动仲裁,通州工程建筑纠纷,通州医疗事故纠纷,通州交通事故赔偿律师

据媒体报道,男子朱某因恶意投诉两千多名网约车司机获代金券返利,涉嫌诈骗罪被警方拘留,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由于滴滴平台会先将乘客未支付的车费垫付给司机,可能单个乘客欠的车费金额并不高,但对整个平台来说,需要垫付的乘客多了,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仅去年一年,滴滴就垫付了2.79亿元。这么高的一笔费用,对平台来说也是一种巨大伤害。

根据民法典规定,平台在垫付费用之后可以向乘客主张支付,而不管是司机还是平台,如果想要通过诉讼来维权,成本都太高了。对于平台来说,虽然金额很大,接近3个亿,但是要去打官司还是得一个个的起诉,为了几块钱十几块钱去打个官司,怎么想都不划算。

古人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乘客,你们享受了网约车便捷的服务,除了寄语法律规定要履行付款义务,更要以一颗同理心,尊重司机的劳动付出,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要知道,平台里乘客信息都是实名制的,真要追究起来一个也别想跑。

本文由北京免费律师提供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