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法院驻东城劳动保障监察队“法院+人社机制——和立方”工作站成立两周年。据悉,两年来,“和立方”工作站促成2114起欠薪纠纷在源头自动履行,累计为劳动者追讨拖欠工资3339.93万元。东城区通过诉前调解化解劳动纠纷的比例,从2018年的不足2%提升至2020年的21.2%。2020年,法院劳动纠纷收案量首次实现下降,降幅达28.2%。

加强诉前多元调解,让劳动纠纷及时化解-通州律师事务所,通州离婚律师,通州债务纠纷,通州刑事律师,通州遗产继承,通州拆迁补偿律师,通州劳动仲裁,通州工程建筑纠纷,通州医疗事故纠纷,通州交通事故赔偿律师

记者了解到,“和立方”工作站由东城法院与区人社局联合成立,坚持调解先行,并建立以人民调解为依托、投诉举报为线索、劳动监察为手段、司法确认为支撑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前移劳动纠纷化解端口。同时,在多元解纷方面跑出加速度,劳动纠纷从接受调解申请到完成司法确认平均用时4.7天,有效解决劳动纠纷处理周期长的问题。

2020年初,劳动者拨打12345热线,反映某清洁用品公司拖欠30名劳动者的工资,金额逾百万元。

调解现场,由于被拖欠工资时间较长,劳动者讨薪心情急切。调解员和监察队员分别与劳动者、单位负责人进行沟通。调解员负责安抚劳动者情绪,帮助分析利弊得失,讲解司法确认的流程与优点。监察队员对企业负责人欠薪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负责督促企业负责人与劳动者尽快达成调解方案。

最终,劳动者与企业达成分5期支付欠薪的方案。法官依据当事人申请,当场完成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效力。拿到生效文书,劳动者张某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不到10天,就能拿到拖欠已久的报酬。”

“和立方”工作站在调解过程中,一手托“两方”,在劳动者利益保护和企业生存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调解方案,将需要一次性支付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工资总额的“大案”,化解成为每期支付二三成金额的“小案”,减轻企业付款压力,帮助劳动者快速维权。

2020年8月,数名劳动者到东城区劳动保障监察队反映辖区某招标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经调查发现,该企业在疫情期间经营遇到困难,拖欠员工工资,不过目前仍能正常经营。

为保障职工权益,“和立方”工作站的法官、监察队和调解员经过调查核实,决定上门处理此事。根据不同职工面临的情况,“和立方”工作站工作人员拟定不同方案:为愿意留下继续工作的职工分期支付工资,对有离职意愿的职工解约并给予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和调解员改变调解策略,与职工深入沟通利弊。对于部分职工,建议其留下工作;对同意调解的职工,进行司法确认程序;对没有考虑好去留的职工,建议暂缓签订调解协议。最终,42名职工当场同意了调解方案,另有3名职工与企业达成调解。

两年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进一步丰富了“和立方”机制的内涵和外延,工作机制长效常态,形成了“劳争纠纷诉前化解东城方案”,实现了诉调对接工作向标准化、系统化、实质化进一步迈进。新冠疫情发生后,东城法院开通诉前调解专线,提供“调解不见面,解纷不掉线”的线上解纷服务,共接通劳动纠纷热线125通、累计875余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