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副中心

作为现今大运河的北端,通州过去历史积淀厚重,现在生机勃勃,明天远景动人。

早在1800年前的春秋时期,燕昭王开疆拓土,通州属于渔阳郡,也就是陈胜吴广造反的地界。

燕昭王是有作为的君主,但他摊上了一个挺二的爹,他爹为了显示自己比尧舜还贤德,被人一忽悠,把国君位置给了叫子之的总理。

周朝一建立,王位就是家传的,外人当那可不成,于是燕国乱了一阵。

承载运河文化的通州,将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大步向前-通州律师事务所,通州离婚律师,通州债务纠纷,通州刑事律师,通州遗产继承,通州拆迁补偿律师,通州劳动仲裁,通州工程建筑纠纷,通州医疗事故纠纷,通州交通事故赔偿律师

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就是燕昭王当国君之后求贤的典故,今天,招贤纳士的黄金台遗址还在,唐朝的陈子昂随军出征登上黄金台,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

具体到文脉深厚的通州地面,可说是人杰地灵,只明清两朝就有多名进士、朝廷大员;佥qiān都御史也就是纪检部门的领导李三才,曾经总督漕运,官至户部尚书;写了《焚书》等著作的李卓吾,名声直追王阳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更是不折不扣的通州人;万历皇上的妈也是通州人,对皇上小时候的功课抓得那是真紧;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德全既是通州人,还是潞河协和女子大学毕业的;还有作家刘绍棠等等,实在不少。

如果燕昭王活在今天,大约就不会觉得人才少,需要到国际上招贤了,因为光是通州就群星灿烂。

抗日战争时期,通州有保安队,因为是日本人扶持的伪政府的,我们通常称为伪军。

卢沟桥事变后的二十多天,由于日军轰炸二十九军的部队,也不长眼炸了保安队。

保安队本来就对鬼子不忿,现在居然被炸死炸伤十多个弟兄,群情激愤,于是在7月28日夜半起义,兵分三路,占领伪政府,攻打日本兵营。

但日本兵营很坚固,武器当然更不差,双方激战到天亮,日军飞机装甲车都赶来了,起义部队伤亡极大,于是几千人分头突围,经门头沟向保定集结。

这是一场中国人不堪屈辱的英勇反抗,虽然不可能改变华北战局,但却使伪政府的头头汉奸殷汝耕引咎辞职,伪政府迁往唐山,造成极大影响。

在这次战斗中,打死日军士兵十一人,包括守备队的细木繁,日本顾问渡边、竹藤茂、宪兵队长何田等。

子弹不长眼,打起来眼就红了,大约五百日本侨民也丧了命,日本人为此事件立碑纪念,今天在通州土桥那立着两块,其中一块通州事件碑,记载的就是这事。虽然有南京大屠杀比着,但日本人至今还是耿耿于怀。至于汉奸殷汝耕,抗战胜利后被枪毙了。

700多年,大运河边的通州,发生过无数感人的故事,修剪出众多的风景,运河文化是首都北京地面上通州独有的财富。

如今,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的运河大码头。

2012年开始筹划副中心建设方案,建设过程中,附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县城遗址,有学问的人说,当年古人在这建城,是有讲究的,临河交通方便不用说,按天象,这儿也是好地方,总之,无论从地理天象以及未来看,城市副中心都是瞻前顾后、左右逢源之举,利在千秋,泽及后世。

2019年初市级党政机关迁入新址办公。总面积为155平方公里的副中心,除了建成使用的,还在继续完善规划和建设中。

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年)

按照中央的要求,副中心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古老的通州,正抓紧新的时代契机,大步前进,运河两岸,风光无限。

下一集,我们将跟着大运河去天津。天津这名儿怎么来的?天津卫又是什么意思?咱们回头聊!

北京交通广播FM1039推出60集 “千里舟行下江南” 全景再现大运河文化

“水波潋滟,直向江南秀色;舳舻千里,彰显通漕天下”。“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作品、北京交通广播特别策划的60集音视频立体式专题节目《千里舟行下江南》本周起在FM1039正式推出,同步登陆各大新媒体平台,带领大家从万里长城到西子湖畔,触摸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搏,感受千年古“运”,锦绣长“河”。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在世界三大运河中开凿年代最久,流域最广,全长1700多公里,“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即为当年漕运忙碌景象的真实写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融合交流的灵魂和国家统一强盛的命脉,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交通广播推出《千里舟行下江南》,致力于向大家传播运河文化包容、开放、开拓、进取和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打造京味广播,重塑城市记忆,通过聚焦大运河的地理、历史、文化、民俗、人物、旅游,以及历史掌故、考古、故事传说等多个角度和节目互动、线下活动等多种传播形式,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篇文章做大、做实、做好,传播运河文化,凝聚城市精神,建设文化中心,传承中华文明。

关于大运河的历史记载,散落在多部史籍资料中,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北京交通广播创作团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前期采访组历时16天,游历10座大运河沿线城市,后期加以提炼整理,将古今故事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形成稿件,由金话筒奖获得者郭炜演播、资深广播音响制作团队完成这一专题的后期制作。